2024年3月14日宜昌欧阳修学校举办了首届国际数学日活动。
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于2019年11月第40届大会宣布每年3月14日为“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Day 国际数学日”。 2024年3月14日是第五个“国际数学日”即圆周率日(π=3.1415926),下午15点9分26秒,宜昌欧阳修学校国际部举办了首届国际数学日活动。
活动由国际部学生部长蒋诗语同学主持,分两个板块( 室内科普活动和室外游艺活动)、三个议程:首先是室内部分,由初二年级主任、数学老师李骏介绍π 值的演算历史,接着由数学日活动的总策划、国际部主任李翠银老师介绍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Day 的来历和意义,并教唱“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Day "歌曲, 最后进入同学们抢答环节。室外操场部分,首先是由80名同学一起完成π值小数点后520位数字的接龙背诵, 然后由高一代表队(10人)和高二代表队(10人)比赛背诵π=3.1415926......后面130位数字, 决出胜负。
来自四个年级的110名学生,通过一起认识π,提高了对数学学科的热情、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喜欢数学并尊重科学,积极运用数学,追随科学家的足迹,积极探索数学及科学发展的奥秘。明年的3月14日,国际部将如期举办第二届国际数学日活动,同学们将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。
圆周率π目前是多少呢?国际数学日3月14日与π的关系是怎样的?
圆周率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,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,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。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。是精确计算圆周长、圆面积、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。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,是一个常数(约等于3.1415926),它是一个无理数,即无限不循环小数。在日常生活中,通常都用3.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。而用十位小数3.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。
约公元480年,南北朝时期的大科学家祖冲之就用割圆术算出了3.141?592?6<π<3.141?592?7,这个π值已经准确到7位小数,创造了圆周率计算的世界纪录。德国的LudolphvanCeulen鲁道夫·范·科伊伦花费大半生时间,计算了正262边形的周长,于1610年将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。德国人因此将圆周率称为“鲁道夫数”。关于π值的研究,革命性的变革出现在17世纪发明微积分时,微积分和幂级数展开的结合导致了用无穷级数来计算π值的分析方法,1706年,英国数学家梅钦得出了现今以其名字命名的公式,给出了π值的第一个快速算法。梅钦因此把π值计算到了小数点后100位。1874年,英国的谢克斯花15年时间将π计算到了小数点后707位,这是人工计算π值的最高纪录,被记录在巴黎发现宫的π大厅。可惜后来发现其结果从528位开始出错了。电子计算机出现后,人们开始利用它来计算圆周率π的数值,从此,π的数值长度以惊人的速度扩展着:1949年算至小数点后2037位,1973年算至100万位,1983年算至1000万位,1987年算至1亿位,2002年算至1万亿位,至2011年,已算至小数点后10万亿位。在数学科学方面提高全球认识和加强教育,对于应对人工智能、气候变化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挑战,以及对改善发达世界和发展中世界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11月第40届大会期间宣布每年3月14日为国际数学日决议)。在许多国家,3月14日被确定为圆周率日,这一天从世界著名数字常数π常用的近似值3.14而来。
我们每个人都是π值的一部分,因为π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,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