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思路: 本节全部内容为2课时,第1课时安排内容:河谷的演变、冲积平原的形成。
以研学旅行为情景,以长江流域为探究线索,学习各种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,涉及河流袭夺、牛轭湖、辫状水系、冲积扇平原等微专题等丰富的知识内容,同时展示长江流域风貌,激发学生热爱长江情怀。
教学亮点: 1.能够体现自主高效课堂,小组合作,积极展示,练习对抗。
2.符合竞教课标准:教学各个环节完整,有导入、目标展示及分析、导学案评讲、合作探究、课堂小结、课堂练习、课后思考
3.提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案,更能准确的获取学生的预习情况,分析重难点,对问题处理得当。
4.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,解决学生讨论资源的匮乏问题。
5.以研学旅行为情景,每个组作为一个探究的小导游,有较好的代入感,更能激发团队合作的积极性。
6.以长江流域为主线,体现了从导入到教学各个环节都围绕一个主题,加强了知识关联性,对于宜昌的学生更有亲切感,也较好的体现本土教育。
7.探究问题难度设计得当,难度层层递进,体现学习不断深入,各个探究设问内容紧扣重难点。
8.练习采用游戏元素,相比传统练习更具有吸引力,采用小组对抗比赛的答题方式,极大的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。
教学不足: 1.知识完整性与教学时间的把握,为了保证内容完整就可能各个环节处理较快,学习探究不够充分。
2.没有采用边学边导的方式,而是采用先学后导,即提前拿出一节课来进行小组合作问题讨论,完成导学案并上交,正式公开课为小组展示课。
3.小组展示机会有限,有限的教学时间里,只能满足部分学生展示,大部分学生还是只能靠听讲。
4.学生分享组织语言和表达欠缺,有是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,不能融会贯通,灵活表达,导致在下面听的学生一知半解。
5.练习设置简单,不能解决难点问题。
6.未能对小组评分,评分标准不好把握,统计分数有些困难。
7.教学节奏进度较慢。
教学改进: 1.做好预习工作,对学生精准分析,这是教学设计的基础。
2.做好重难点分析,有利于提高教学进度,有利于学生较好掌握知识。
3.设计更为合理的评分细则,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,有利于公平竞争。
4.加强地理知识学习,拓宽视野,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