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暑假的时候,有一部很火的国漫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,它让两位伟大的诗人再次站在了大众面前,一个是李白,一个是高适。它也让一句诗洗尽尘埃,露出华彩,这句诗是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
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这句诗,恰好也成为这段时间我在课堂探索方面的一种心得和感悟。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成为“轻舟”?如何跨越“万重山”的艰难阻隔?最重要的,如何达到“已过”的那种浑然不觉,自然天成?
也许解决了这几个问题,我们的课堂便能达到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之从容优雅境界。
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,有过一些成功的喜悦,也有过许多失败的挫折。对于教学来说,我始终相信,不断地尝试就是在努力开辟新的路径,最终走到教学互赢的良性发展循环中。
以下是我在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自认为效果算好的一些课例,谨从这些课例当中提取一些有益的经验。还有一些藏在心间的课堂“错失”,我亦将反复琢磨。
参加学校“至喜杯”竞赛课的《复活》一课,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小说鉴赏篇目,上起来并不困难,无非是围绕小说的几个要素逐一展开,让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之下认识到一个忏悔的灵魂,一个复活的人格。把这个结论告诉学生们是轻松的,但是因为这不是“生成”的,所以学生必然是感受不深刻的,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壁障总不会消除。所以在设计之初,我就一直在想,怎么让学生把我们要达成的目标在任务当中自行生成出来,如果能,那就会变成他们切身的东西,这个目标是值得追求的。
后来,我就想到了《复活》与现在流行的重生小说的相似,“复活”也是“重生”,而且是我们都可以达成的“重生”,并且可以以此为契机,引导出能贴近学生实际的一些道理:我们平凡人,不具备超能力,只要我们肯反思,我们也会完成对自己的拯救,日臻完美,实现重生。这样鲜活的素材,比我们的说教管用。有了这样一个大的架构之后,我的教学设计就都在穿越的一场“重生”中展开。
这一节课,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,让一部分学生表演文本内容,另一部分评价表演小组同学的演绎,在演和评的双向驱力之下,学生们不得不关注男女主角的眼神、笑、语言、心理等等。表演的同学自觉地想要贴近人物,评价的同学也在往同一个方向评价。在这种”无痕“中,就得出了“人物形象塑造可以从语言、神态、心理、动作等方面来生成,不要直接给出判断性质的评价”这个写作者经验和阅读者方法。
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比老师带着学生一处一处找神态、找语言耗费的时间多,但它的优势之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,他们不再是课堂的旁观者,他们人人有任务,而且他们会在全班面前展示,他们只会卯足劲头,倾尽全力。
真正的课堂上,这样的设计一开始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,他们因为自己要参与表演,老师还没号召讨论交流他们便已经人声鼎沸了。他们分配角色,熟悉台词,设计动作忙得不亦乐乎。
学生们的表演和评价几乎是毛坯式的,没有经过老师的任何指导和点拨,他们完成得很好,超乎我的想象。虽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,学生们的笑场、略显浮夸的动作、表现不出来的“斜睨”等都有一些“遗憾”,但“遗憾”却是每一个真实课堂的模样,学生们同样能领会“遗憾”背后的广阔空间,那是课堂的余音,也许同样韵味悠长。这体现在本课的第二课时,当我们演完剧本探讨作品的主题时,学生们说出来的思考属实惊艳,那是老师想不到的预设,这就是“生成”的魔力。
我曾经追求课堂上的滔滔不绝,想着要让学生们惊叹“我的老师是一个多么有文化的人”,现在我觉得,好的课堂要让学生们感到“这节课,我学到了一些”。哪怕这些暂时很微薄,但只要是启开他们的心门,门内的一切他们自会自己撷取。
驾驭自主高效课堂是有难度的,我们的艰巨之处在于“一石激起一汪春水”,如何把任务和目标设置好,如何引导课堂推出层层的波澜,如何让知识、技能、道理无痕的生成。
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,在学习苏轼《江城子˙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的时候,为了让学生体会诗词中苏轼的落拓之感和对亡妻的思念之悲,我设计了给这首词配插画的活动任务,让同学们选择是“清冷的月色下,一座荒凉的孤坟”与诗词契合,还是“美丽温婉的女子,在窗户边,对着铜镜描眉”更配呢?在学生们的争论声中,诗词的情感,画面的意蕴都在不知不觉中铺陈开来。
在设计李商隐《锦瑟》一诗时,为了让学生们展开对诗中意象的思考,我设计了“给锦瑟姑娘送手串”这样的任务,是送红色的,绿色的,紫色的,还是两色相杂的?学生们早已在我布置讨论之前就开始叽叽喳喳了,说出了种种答案,给出了各色理由,最终谁也不能完全说服谁,他们都留下自己心中的《锦瑟》。
再来回答前文提出的几个问题,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成为“一叶轻舟”,我的想法是精兵简政,纲举目张;如何让我们的课堂跨越“万重山”?我的想法是山山难越山山越,重要的是过好当下的那一座,每个课堂重点翻过一座山。最重要的,如何让课堂的知识和技能润物细无声,我的想法是设计恰当的任务或者活动,让学生们自己把宝藏挖出来。
这一些课对于我自己来说,是在作一个有益的尝试,它的生机和活力是令人向往的,如何步履稳健地一直朝前走,如何做好教学活动和学科知识落实之间的平衡,仍然是一个路漫漫的过程,我将砥砺前行,善其终始。
学科和学科之间有巨大的差异,每个教师的方法和风格也各有不同,此仅是个人拙见。